听新闻
放大镜
【我的事例我来说】陈红:一粒小海砂打磨出海洋大战略
2020-12-29 09:37:00  来源:连云港市灌南县人民检察院

很多人问检察机关有没有公益线索,答案是检察机关一定不缺少公益诉讼线索。因为每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背后,必然暴露出这个领域管理的短板和漏洞。一粒小海砂牵出江苏首例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案件。

2019年6月11日,我院办理了江苏首例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案件终于开庭了,这是一起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庭审中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,愿意进行海洋生态修复,让我们觉得这一年多无论多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
可能有人会问,非法采矿和海洋生态有什么关系吗?

随着我国房地产发展突飞猛进,建筑材料也是水涨船高,沙石也不例外,有些人为了谋取高额利益不惜冒险,将魔掌伸向了大海。这起案件中,被告人李某等人在未取得相关资质情况下盗挖海砂累计2万多立方米。

可是海砂含盐怎么做建筑材料呢?原来购买者对海砂进行了冲洗,将盐分稀释再转卖。本案中时某将购买的大量海砂运输到灌河沿岸自家的违建小码头,小码头就成了海砂清洗和交易的场所。

我们敏锐的发现,非法采砂者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自由交易,得益于时某的‘自家小码头’。码头无任何审批手续,为何能成为“避风港”?是否还存在其他违建小码头呢?师傅认识到码头的监管可能出现了问题。我们迅速展开调查,对灌河流域码头进行彻底摸排,结果让人触目惊心,灌河流域存在大量违建小码头,两岸的滩涂被占用且碱化板结,大面积地区沦为垃圾场,生态环境令人咂舌。

针对调查结果,我们立即形成分析报告,向县港口建设管理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,县政府对此问题高度重视,县长亲自部署,开展专项整治,通过整治行动,监督拆除非法码头54个,拆除码头吊装、清洗设备300余套,恢复灌河岸线生态22.2公里。

参观整治现场的人大代表对此评价“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,让灌河沿岸实现了“岸绿、滩美、水清”。

“追究刑事责任是手段,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才是目的。”但是,如何修复?需要就非法采砂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。近海岸线修复专家印萍说过“关于海砂的鉴定问题还没有人研究过,没有统一标准”。

我们迎难而上,梳理出国内权威的鉴定机构和专家,一一咨询,一家不能做就找两家,最终由环保部和江苏海洋水产研究所合作,共同作评估、找方案,采用无人船、海底声呐等技术手段,对海床污染破坏情况进行精准勘验,最终运用虚拟成本法对海床损害、生物多样性期间损失等作出评估。

案件暂时告一段落,但海洋生态保护才刚刚开始,我们及时总结经验,建立科学鉴定标准,长效海砂利用战略,得到了江苏省委、高检院的高度重视。同时推动国家建立海砂利用战略,推动2020年海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盗采海砂专项行动。该案被评为全市十大法治事件,全省十大公益诉讼案件,刘检对灌河流域小码头的治理工作给与高度肯定。

海洋生态保护事关人类共同命运,作为一名检察官,我愿以正义为底,以梦想为色,绘就蔚蓝愿景。

  编辑:管洁